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楚辭類
詔令奏議類
其世方无事言官请缮洛阳则目为
迂谈戎及近郊廷臣言和言战则终日不决大计如此
小者可知而不悟也议者归咎于 王安石
之理财夫敌
强则增兵兵增则食益欲不言利得乎而宋计又如此
(第 21a 页)
安石
未有能振之期也我朝自成祖北征至于南 (第 21a 页)
周韩非秦则李斯汉则司马迁贾谊董仲舒班固刘向
扬雄唐则韩愈柳宗元李翱宋则欧阳脩 王安石
曾巩
及吾祖老泉东坡颖滨上下数千百年之间不过二十
人尔岂非其妙难臻故其人难得欤虽然之二十人者
之于文 (第 6a 页)
  丁氏半山亭铭(并序李东阳/)

潜川丁君继仁隐士也作亭于铜山之半名曰半山亭
其子鸿胪序班鉷乞予铭诸石县之近区若槽山之奸
雄冶父之神怪龙湫之虚幻皆君子所不谈麟山之风
致亦未足深论彼半山者 王荆公
之故名也 (第 14a 页)
荆公
争谢
公墩诗议者谓其习气所发使其有知未必忘情于地
下予为君识之以贻其后人使知兹亭为丁氏故物君
之心非 …… (第 14a 页)
固存我居我游我燕我飧终我齿发贻我子孙昔有
粤惟 (第 15a 页)
安石
谢墩王寺名同代隔我来君去谁主谁客
平生英气所遇成敌终焉一归谁失谁得今有 (第 15a 页)
半山
若蹈
陈迹彼豪有知此憾谁释物各有主古人则云往者勿
追来者有闻富贵难恃虚无莫陈不朽有图惟德与文
汝亭不 (第 15a 页)
四时有春无秋何以成万物曰然则尧舜既不可
无刑政则春秋在尧舜时亦必不废也曰诺曰亦有废
之者乎曰有曰谁曰 王安石
(第 9b 页)
安石
之流尝鄙弃春秋
谓断烂朝报矣曰其究云何曰涂炭华夏招徕边衅播
迁王室陆沈神州遂至乱臣接踵怙势擅权而宋祚 (第 9b 页)
  答俞景文(方孝孺/)
惠书以先大人遗德未传于世而以铭文见属辞气恳

恻厚甚此固孝子仁人不忍死其亲之美意然某之言
岂足传信后世哉古之传世者虽不可胜举而其大校
皆豪杰之士道德充溢于中事功见于当时为天下所
仰服故其馀言绪论之所及无意于传而后世自传之
以其抑扬予夺为人之贤否轻重有获著其名于文章
之籍者辄相夸贺以为荣耀至于子孙犹倚藉为口实
此皆以其人诚有可传而然非特以其文也如范希文
韩忠献公程伯淳诸子其文辞固与人等耳后世传而

诵之而凡为其所称者因以炳著章明于天下岂非以
其人之贤故耶使徒有文章而大者或不足若柳子厚
刘禹锡及 王介甫
辈其身且不免为世所诋议其所称
引赞誉之人欲望世人之尽信不亦难乎故善为亲图
者不在乎得可传之文而在乎可 (第 24a 页)
精微学
孟东野苏之笔力横绝宗杜子美亦颇号为诗道中兴
至若王禹玉之踵微之盛公量之祖应物石延年之效
牧之 王介甫
之原三谢虽不绝似皆尝得其髣髴者元
祐之间苏黄挺出虽曰共师李杜竞以已意相高而诸
作又废矣自此以后诗人迭 …… (第 4b 页)
逝矣英雄
满前遂许独据中原尸牛耳之盟乎哉苏子瞻云地之
美者同于生物不同于所生惟荒斥之区弥望黄茅白
介甫文
非不善病在喜人同已故苏之与黄大非臭
味而子瞻亟称山谷与少陵同者高岑与之异者王孟
而子美并褒焉无淄渑荼 (第 19b 页)
赋颂史汉叙传扬雄太玄焦贡易林其取韵又何尝异
于易诗楚辞哉至于宋人则不然欧阳二苏 王介甫

深于音韵而贤者过之自信谓四声皆可转切韵皆可
通其所推衍枝叶出于易诗楚辞赋颂玄林之外不啻
十之五六 (第 10a 页)
言王棨皆唐名流也其诗文载文粹诸传记皆足立邑
之标帜宋虽无奇亦有曾子固 王安石
二诗文天祥一
书刘克庄一记皆他方之良者可为邑之文绣矣邑则
林简肃奏议林希逸杂著亦多可采今悉亡之国初林 (第 10a 页)
  辩冤书(卢楠/)
古者大夫士志行不通于上则尽于书以列其情要其最
显者则李斯尽秦苏秦邹衍田需张仪尽六国司马相
如卜式晁错徐乐枚乘主父偃尽汉韩愈柳子厚张籍
李翱尽唐司马光 王安石
苏洵轼辙欧阳修尽宋杂游
说兼道艺穷于布衣侧微之辞而后下之人得以抒其
虑上之人感切于讽直之说于以纳其忠 (第 9b 页)
败鼓之皮但传以为先世所遗者皆籍记而封守之惟
王安石
启汉儒之藏用其毒药以疗人之饥渴遂祸
天下世之以是为周礼病则亦过矣紫阳朱夫子见高
千古学综往哲尝谓周官 (第 21b 页)
三人者急持其国而用以富强如晋文公之伯晋子产
之存郑皆是也后世诸葛武侯以用蜀而王景略以用
秦至 王荆公
以用宋而效异者何也势不行也伯者审
势急可以治其国不可以卒治天下国狭吾之所得急
为天下大非吾之所得急为 …… (第 21b 页)
县青
苗固效专治方岳则均输方田无不可者专治边郡则
保甲保马无不可者何也势所得为也是故举天下而
急为之 安石
不能用宋取一国而急为之赵仲一可以 (第 21b 页)
流子厚为人精致警敏习之志大识远元宾激烈善
持论故其文皆类之五代之弊甚于魏隋之间宋兴至
欧阳永叔苏子瞻 王介甫
曾子固而文始备永叔厚重
渊深故其文委曲平和不为崭绝诡怪之状而穆穆有
馀韵子瞻魁梧宏博气高力雄故其文常 (第 9b 页)
绝一世不
为婉昵细语 介甫
狭中少容简默有裁制故其文能以 (第 9b 页)
古意澌以尽矣千馀年间工文章者
仅数家若汉之贾谊董仲舒司马迁刘向唐之韩愈柳
宗元宋之欧阳修苏轼父子曾巩 王安石
是已数家之
文或蔽而不醇或醇而不该然能道其中之所欲言而
免于剽窃文饰之弊则一也宋之四家并生于世互相 (第 29b 页)
其所为宋至徽钦
天时人事可知矣虽微介甫能保满朝皆君子乎即使
皆君子又能保完颜之不南牧乎而其咎乃尽归于

所谓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者也亦枉甚
矣昔朱晦庵列 (第 22a 页)
介甫
于名世而国初苏伯衡称古今之
士自左丘明以下仅二十馀人而介甫亦与焉呜呼以
此论介甫庶几得其平耳
  附 (第 22b 页)
  刻沈石田诗序(祝允明/)
唐人以诗为学为仕风声大同性情略近其间李杜数
子杰出然而格有高下音非辽绝犹十五国各为一风
可按辞而知地唐亦然尔斯其美也宋劣于唐居然已
其有杰出若杨刘欧梅钱惟演王元之林君复魏仲先
苏子美晏同叔 王介甫
惠崇之流犹唐声也无已刻志
少陵苏黄亦尔虽门行若别而堂室暗符故能豪擅自
任然使孔子复生则有若瞠乎避席矣 (第 4b 页)
  赠黄孟伟南归序(陈琛/)
南京刑部广东司郎中黄孟伟弱冠时习为举业或曰
是质实者不能为华藻之词取科第必迟而乃以二十
三之年领乡荐二十七登进士第既而主事刑部或乂
有曰是刚且方者刚则用猛方则寡谐于仕途必不利
而乃以清慎明恕著声合远近士夫无异词焉余用是
知夫质之美者有华刚之善者迫仁而方于行者亦未
尝不圆于智也然则人物深浅实未易知而余亦安敢

自谓能尽知吾孟伟者哉兹以六年考绩援例得乞归
省将行大理林君茂贞吾闽诸大夫携酒赠别谓余于
孟伟有一日之长不可以无言且曰仕宦昼锦之荣春
风彩衣之乐皆不必赘愿进孟伟于古人中而期之以
远且大者余曰君与孟伟皆同安人也同安先辈苏丞
湘子审在熙宁中以不附 王介甫
罢归君以其人为何
如茂贞曰不附 (第 15b 页)
介甫
则正人也乂何议余曰钓矶丘先
生葵亦同安人也处衰世而卷怀不出何如茂贞曰斯 …… (第 15b 页)
固正人也以其隐而无所建明耳然此二公皆千载人
也吾与孟伟愿学之而未及余乃作而叹曰 介甫
抱负
经济以周礼为必可行苏公未尝有一言称其行之是
而钓矶则确然谓周礼之当遵是二公意见自有不同
而茂贞 …… (第 16a 页)
以为不可及然则义理固
自无穷而所见亦不必皆合惟其人之正而巳耳正则
自古非必事事步古人之故辙也苏公不附 介甫
固未
必谓周礼尽不可行而使钓矶得行其志亦未必谓周 (第 16a 页)
  送同年彭凤来知巴县序(李承芳/)
程叔子在宋出居于涪著易于涪之北岩其心固安于
涪也自古圣贤乐天知命安土而敦乎仁盖无入而不
自得焉顺逆非所计矣叔子末年盖有所得也苏子瞻
安置黄州时放思于诗赋取乐于山水之间而善政亦

多所成焉其流风馀韵足有动于后世者矣二程旧云
河南人而地实今黄陂也黄陂见有迹记存焉夫叔子
以齐安人而兴于蜀子瞻以蜀人而兴齐安二子者皆
可为百世师也程苏在当时常不合而后人论其迹至
若冰炭者焉以予观之二人之不合皆中年时事其心
不必深论也程伯子谓 王介甫
青苗助法实吾党激成
之耳夫天下之事如水然顺之则顺逆之则逆也子瞻
高旷非 (第 17b 页)
介甫
执碍者比使明道与子瞻同立于朝必有 (第 17b 页)
  书先圣先贤图赞(吴讷/)
右宣圣及七十二弟子赞宋高宗制并书其像则龙
眠李公麟所画也高宗南渡建行宫于杭绍兴十四年
正月始即岳飞第作太学三月临幸首著宣圣赞后自
颜渊而下亦皆撰词以致褒崇之意二十六年二月刻
石于学附以太师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

枢密使秦桧记桧之言有曰孔圣以儒学设教弟子皆
无邪杂背违于儒道者今缙绅之习或未纯乎儒术顾
驰狙诈权谲之说以侥倖于功利其意盖为当时言恢
复者发也呜呼靖康之祸徽钦蒙尘汴都沦覆当时臣
子正宜枕戈尝胆以图恢复而桧力主和议攘斥众谋
尽指一时忠义之言为徂诈权谲之论先儒朱熹谓其
倡和说以误国挟敌势以要君其罪上通于天万死不
足以赎者是也昔龟山杨先生时尝建议罢 王安石
(第 19a 页)
  跋钱塘夜潮图(丁养浩/)
右钱塘夜潮图一卷新安王君甫用贤得之杭僧某僧
藏自先世盖杭人之所作也其绢素笔意悉出前元而

题者乃纪宋之年号岂其不忘故主故追录之欤尝观
元人入杭之日驻师江津潮三日不至今此图月夜潮
生奔腾振迅使栖鸿宿鹜无不惊飞于烟雾苍茫之滨
其怒气若可畏矣然不以忾敌人于昭昭之际而以骇
羽族于冥冥之中岂子胥之气有时而消歇耶吾不得
而知之矣噫
  纲鉴甲子图序(刘应期/) 王介甫
读苏子瞻表忠观碑语坐客曰子长诸侯王年 (第 14b 页)
元神武子乾德继之尤悖谩熙宁间 王安石
谋立奇功
议者以开边中之言交夷可取状沈起刘彝后先经略
益挑衅结祸交人遂叛分三道入寇陷钦廉又陷邕州
(第 19a 页)